:咨询老师
本次征文活动除了学生们积极投稿,教师们也是热情关注并踊跃参与投稿。教师组的评审过程更是紧张而有序的,经过专家组评委们的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最终评选出了本次征文活动教师组的优秀奖。
教师组优秀奖作品
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榕霖
作者:唐瑶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题记 鲁迅先生曾说过:“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新时代的的青年可堪大任,作为榕霖的青年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面对学校的目标,面对家长的期盼,则更要牢记责任与担当,不忘教育初心,与时俱进,努力成为无私奉献、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楷模,让青春无悔。 清晨的阳光,透过后面的窗户斜射在教室的地板上,在朝阳的陪伴下,我静待在三尺讲台旁聆听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和着清晨鸟叫声,那便是人世间最动听的旋律;黄昏的夕阳,琥珀色的微光映射在校园小道上,踏着最后一抹儿夕阳,青春就这样流逝;傍晚的灯光下,作业上学生那稚嫩的笔迹,在我数次悉心指导下,逐渐成熟起来,欣慰之声开满心间,若是用心聆听,它便是河泉涧上的旋律,在耳畔回旋,是轻快,是兴奋,是欣喜。多少个黎明,牵着朝霞作伴;多少个黄昏,带着星星归还;滴滴汗水里,将教书育人的使命铭记;满天夕阳中,洒满了对学生的殷殷期盼。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榕霖的青年教师,要能肩负起这崇高的使命。我常常在夜晚冥思,是什么力量让我们众志成城,想要获得“爱与责任”的真谛?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孜孜不倦奔波于三尺讲台?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年轻一辈风华正茂却甘为人梯?又是什么力量让老一辈的优秀教师兢兢业业地执着于教育事业?--是爱啊!师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榕霖的这一年,我学会了走近学生,去凝视学生稚嫩的小脸、灵动的眼神,去聆听学生新奇的疑问,探寻到学生所独有的朝气和伶俐。走近学生,不只是在课堂,不只局限于课堂内知识的传授,细细观察会发现课间与课外的故事,更体现学生的一种真实自我,课下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寻觅到学生的鲜活。作为榕霖的青年教师,勇担时代使命,让青春在榕霖绽开绚丽的花朵。 陶行知先生还曾说过:“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贴切又形容地诉说着教师的教学生涯离不开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每一位榕霖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获得好成绩,能够学习到真本领,正是这股力量促使每位教师在岗位上无私奉献,把自己的毕生所学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对于学习成绩、行为表现一般的学生,我常常思考如何帮助他们脱离枷锁,我用鼓励加爱护的方法,希望他们更上一层楼。教育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在海上前行,在教育路上永远心怀热爱,永远默默闪光。多少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伴着三尺讲台、一支粉笔,浇灌希望的种子,开启孩子的心智,书写人生的真理。作为榕霖的青年教师,无私奉献是教师心灵的归属,尽职尽责是教师道德的规范。 “责任铸师德,爱心扬师风。”我自豪,我是一名榕霖青年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无悔,爱与责任坚定了我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我作为榕霖青年教师,一定能承担起我的责任和义务,一定能坚守住我的良心和爱心,来证明我自己,给自己信心和力量,给学生希望和知识,在教书育人的这条道路上,披荆斩棘,昂首阔步,桃李满天下。 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榕霖,成就青春之时代。
早安,我的榕霖
作者:闵志华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操场时,站在青峰楼宿舍窗户前,仿佛嗅到小小的操场里还泛着军训的味道;一二一、左右左、一二三四,心中默唱了一曲《团结就是力量》,收拾好了心情,向新的一天出发。 宿管刘大爷是一个闲不住的老人家,每天很早就起来打扫宿舍楼的卫生,说着一口听不来的鄂普,嘴里经常絮絮叨叨,大致又是谁在乱扔垃圾,又是哪个宿舍灯不亮了、卡掉厕所了……尽管如此,但只要谁跟大爷说一声有事帮忙,大爷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宿舍楼后、操场边上每年5、6月份会传来悠悠的栀子花花香,摘上几朵,放在书桌里,上课时闻香醒脑。天气好时,可以摘上一堆晾干,放在枕边吮香而眠。 综合楼一楼食堂是学子们绕不开的坎,也是口袋瘦下去身体胖上来“宿罪之源”,虽然菜品花样不是很多,但提到大食堂的口水鸡、招牌鱼粉还是让人口水直流。还有食堂里迎风摇摆的小国旗,也给人增添了莫名的亲切感。 走在三、四楼的楼道,传来的是老师铿锵有力的授课声、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沙沙的作画声以及啪啪的键盘敲击声。再多走一圈,你肯定会碰到一个个子不高,带着一幅眼镜,永远带着一副“严肃”笑脸的蔡老师。你旷课了,某某你来办公室一下;你迟到了,某某你来办公室一下;与同学发生矛盾了,某某你们俩来办公室一下;晚上12:00要是还睡不着,某某来来,我们谈下人生……总之,老蔡无处不在,老蔡的口才也相当的飒,能把大道理讲得深入人心。榕霖民间有一种传说,宁可多写一张卷,不在老蔡办公室站。 五楼的报告厅是同学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各种晚会、报告会、颁奖典礼以及大型社团活动等都会在这里举办,这里也是我上过台、流过汗、领过奖的地方。报告厅的旁边是体育馆,这里有桌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场地,最里间还有一个拳术搏击台和一些健身器具,每逢体育课、社团课或周末我们就可能在此挥汗一把。 这就是我的榕霖。 榕霖不大,把我的梦想打开; 榕霖不大,把我的青春点燃; 因为榕霖,青春刻进了奋进向上斗志,王老师教导我们少年的苦不叫苦,矿石要经过锻造才能成为好钢。榕霖磨砺了我们在困难面前勇敢前进,绝不退缩,绝不低头。 因为榕霖,青春迈上了激进的步伐,罗老师告诉我们,前路有风有雨、有霜有雪,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现在多读书、读好书,你的眼界、心界,你的格局、人生才能打开; 因为榕霖,青春有了自信之光,韩校说,榕霖,取的是榕之向上,厚霖根深之意。希望榕霖学生像榕树一样欣欣向上,根深叶茂。这是我的榕霖,青春有了你,我们定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拼搏进取、独木成林,落地生根。 早安,我的榕霖,青春有你。
榕霖的春——希望
作者:陈芳
“春”字不见一木,不见一“草”,但和“榕霖”二字搭配起来,我竟觉得它们如此相配,也许这就是汉字与汉字的缘分,就像我和榕霖的缘分那样,意外又奇妙。 2023年的三月份,是疫情结束后的第一年新春伊始,我踏进这所学校,成为了一名教师,心生激动又万分紧张。竟与我想象中的学生遍布闹市的场景不同,这里更像是喧闹的城里一个静谧的角落。听那校园里的啁啾鸟声便可知,这里的学生,将在这样一所祥和的校园里,不与车水马龙、灯红酒绿,而与宁静的清晨和悠远的暮色,戴高履厚,在平静的寒来暑往中学习与成长。 想到这里,我已不禁欣喜起来,我非圣贤,也有着一个或思念的远方,或怀揣的梦想,我已经等不及看这里师生熙攘,等不及体验这里的温暖人情。 在春雨连绵的前几日,我有幸在晚自习前见到了榕霖的夕阳,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榕霖的落日,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学生们与我一样,都探头探脑地向窗外望去,我看向他们,他们看向夕阳,眼里尽显纯真。这样清澈的双目,怎会装不下整个天边的金碧辉煌?孩子们望见的,也许只是那美丽温暖的春日残阳,而心中所冥思的,也许还有更多,像撒在那天边的霞光,铺满照亮着孩子们的无涯学海。 榕霖的三月,阳光明媚后几日的绵绵细雨,和着清冷的微风,把校园轻轻地翻洗了一遍,就像我在榕霖一个月里颅内的思来想去,我也重新翻整了我的想法与感受。我想这些孩子与我一样,同校外的树木一起,怀着对生命最赤诚的态度,拥抱着已经翻涌上来的校园时光,在书页的毕毕剥剥下毫无懈怠地前行着。那门口的大红毯,像来自未来的象牙塔,引领着孩子们走进知识的殿堂。 此时此刻,我的耳边似乎响起了孩童时期老师在讲台上的循循善诱,孩子们的咿呀齐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或许还记得那时窗外幼鸟的鸣声、路旁的水洼映着阳光、抽芽的小草、高远的天地和泥泞的学堂之路。眼前的一切依然像那样的场景一样充满希望,这群孩子也会如春笋一般,在知识的淋润下拔芽抽枝。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是无波处。希望榕霖,像它的名字那样,木叶竞相生长,在茫茫天地之间,送出一批又一批斩风破浪、不惧狂风暴雨的孩子。